张方见:脱贫有路勤为径 羊群引得幸福来-4008云顶国际网站
“我们家的羊吃的都是自己用草和红薯、大豆、小麦等秸秆配的料,几乎不用市场上的饲料,肉质特别好,个个都百十来斤,所以在本地销售非常受欢迎,出栏后一只羊能净挣1000多元。”说起养羊带来的收益,张方见脸上乐开了花。
张方见,现年49岁,濉溪县韩村镇胜利村张令圩孜人,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2016年脱贫。
“以前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,由于本人肢体残疾二级(先天性腿残疾,拄着单拐),几乎失去劳动能力,到哪里打工都没人愿意用,家里也没有什么产业,仅靠几亩地的收入为生。”回忆起当年,49岁的张方见感叹道,那时候家里有一个女儿,全家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,生活的重担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。2014年,张方见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。成为贫困户后,张方见一家享受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、农村低保待遇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、代缴新农合等一系列帮扶政策,家庭情况有所好转。但有一个念头始终在张方见脑海中显现,那就是如何自力更生拔除穷根?
看到张方见一筹莫展的时候,帮扶责任人积极为其寻找适合的项目,考虑到选的项目既得适合他们的身体状况,又不能有太大的投资风险,就建议他们发展投资少、见效快、劳动强度小的羊产业。说干就干,2015年11月,张方见东挪西借,凑得了1万元,购买了5只种母羊,一砖一瓦搭起了羊圈,开始繁殖育种,还附带散养些鸡、鸭等家禽。从此,他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“羊倌儿”。可是,由于养殖技术不成熟,技术管理跟不上,第一批小羊崽病死了好几只,这让他既心痛又头疼。为扭转被动局面,张方见每天5点就起床,铡草、喂羊、学习养殖技术,有时候赶上羊羔下崽儿,还会忙到深夜。帮扶人了解情况后,也帮忙联系镇农林中心养殖专家,手把手教张方见羊养殖和疫病防治技术知识。经过努力,张方见家羊群的数量越来越多,张方见一家依靠“发羊财”逐渐摆脱了贫困。
“张方见非常勤劳,特别能吃苦,每天起早贪黑,一心一意搞起了养羊,功夫不负有心人,渐渐地,张方见家的生活有了起色,他们一家人有了实实在在的收入,不仅激活了产业扶贫‘造血’功能,更是催生了脱贫内生动力,张方见一家在2016年顺利脱贫。”该村村主任周峰介绍说。
张方见一家脱贫以后收入稳定增长,小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,张方见逢人便说:“现在的生活很充实,也很满足,现在政府为我们办理了扶贫小额贷款,全家人都有低保,还为我妻子办理了公益性岗位,每月能有800元的务工收入,这几年,得到政府的养殖补贴就有2万元左右。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,这一路上多亏了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帮助,也非常感谢帮扶干部们的热心帮扶,我虽然腿不好,但我还有一双手,现在羊存栏有30多只,我准备把养殖规模再扩大一点,以后就赶着羊群奔小康喽。”张方见信心十足地说。